为了掌握绿洲开发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进而探讨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运用GIS和RS技术分析了近40年间内蒙古腰坝绿洲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运用Costanza等的估算方法和谢高地等制定的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估算出各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探讨绿洲区整体服务价值的演变过程,并用敏感性指数(CS)验证了结果的可信度。结果表明:1973—2010年间,腰坝绿洲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和沙地,绿洲的开发导致了建设用地、林地和耕地的面积持续增加;绿洲开发初期,受草地和水体减小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受到较大幅度的损失,伴随着绿洲效应的显现,草地压力减小,沙化面积得到逆转,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所回升,但研究期内总体服务价值仍存在0.94亿元的损失;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所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废物处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价值系数的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研究区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基于谢高地价值系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结果在该区域内有较高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