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双河片麻岩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变质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5
作者
傅斌
郑永飞
王峥嵘
李曙光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关键词
氢氧同位素,片麻岩,榴辉岩,地球化学,超高压变质作用,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大别山双河地区与超高压榴辉岩共生的黑云母片麻岩和围岩花岗质片麻岩进行了详细的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片麻岩在氧同位素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别:黑云母片麻岩与共生的榴辉岩δ18O值呈同步变化,全岩δ18O值从-4.7‰变化至+10.3‰;花岗质片麻岩的δ18O值变化范围较小,全岩δ18O值为-4.2‰~+0.8‰。这些片麻岩中不同矿物之间基本达到并保持了氧同位素平衡分馏,黑云母片麻岩中石英-多硅白云母和石英-石榴石矿物对的氧同位素温度分别为425℃~635℃和620℃~765℃,花岗质片麻岩中则分别为395℃~540℃和560℃~620℃,均与其角闪岩相退变质温度基本吻合。因此这两种片麻岩的实测δ18O值代表了其变质原岩的氧同位素组成。两种片麻岩中含羟基矿物的氢同位素组成相似,绿帘石(和黝帘石)的δD值均落在-37‰~-64‰范围内,黑云母为-78‰~-109‰。黑云母低的δD值指示了其中含有大气降水信息。岩石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同位素退化交换作用以及变质作用期间矿物反应对氧同位素漂移影响不大,因此黑云母片麻岩和花岗质片麻岩的18O亏损是岩石在遭受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之前与流体进行同位素交换作用的结果。应用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2 / 23
页数:2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