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与荷载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模型的研究

被引:116
作者
张慧梅 [1 ]
杨更社 [2 ]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力学系
[2]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冻融受荷岩石; 耦合作用; 非均匀性; 损伤演化; 本构方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针对寒区工程结构的冻融受荷岩石,提出冻融损伤、受荷损伤与总损伤的概念,拓展损伤变量的内涵;以岩石的初始损伤状态为基准状态,充分考虑岩石细观结构的非均匀性,运用损伤力学理论及推广后的应变等价原理,建立冻融受荷岩石损伤模型;通过损伤变量及本构方程来描述岩石材料细观结构的损伤演化及其宏观损伤行为,与岩石实际冻融破坏情况符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寒区工程结构的受荷岩石,其力学性能由冻融因子、荷载因子及其耦合效应所决定;冻融与荷载的共同作用使岩石总损伤加剧,并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而其耦合效应使总损伤有所弱化;岩石的岩性和初始损伤状态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表现出不同的损伤扩展特性;相比而言,砂岩对冻融循环更敏感,而受荷损伤最终导致页岩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471 / 4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循环荷载下岩石损伤的CT细观试验研究 [J].
李树春 ;
许江 ;
杨春和 ;
蒲毅彬 ;
马巍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8) :1604-1609
[2]   三轴压缩单一裂隙砂岩细观损伤破坏特性CT分析 [J].
任建喜 ;
冯晓光 ;
刘慧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9 (03) :300-304+338
[3]   冻融条件下岩石损伤劣化机制和力学特性研究 [J].
张继周 ;
缪林昌 ;
杨振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8) :1688-1694
[4]   含损伤的冻土本构模型及耦合问题数值分析 [J].
宁建国 ;
朱志武 .
力学学报, 2007, (01) :70-76
[5]   低温作用下岩石基本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J].
徐光苗 ;
刘泉声 ;
彭万巍 ;
常小晓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2) :2502-2508
[6]   岩石破裂与渗流耦合过程细观力学模型 [J].
杨天鸿 ;
屠晓利 ;
於斌 ;
张永彬 ;
李连崇 ;
唐春安 ;
谭国焕 .
固体力学学报, 2005, (03) :333-337
[7]   岩石冻融破坏机理分析及冻融力学试验研究 [J].
徐光苗 ;
刘泉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7) :3076-3082
[8]   冻融条件下岩石损伤扩展特性研究(英文) [J].
杨更社 ;
张全胜 ;
蒲毅彬 .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06) :838-842
[9]   岩石损伤变量及本构方程的新探讨 [J].
张全胜 ;
杨更社 ;
任建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1) :30-34
[10]   西部大开发中的岩土力学问题 [J].
李宁 ;
程国栋 ;
谢定义 .
岩土工程学报, 2001, (03) :26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