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雷暴云降水与地面电场的观测和数值模拟

被引:19
作者
郭凤霞 [1 ]
张义军 [2 ]
言穆弘 [1 ]
赵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地区; 雷暴过程; 地面电场; LPCC; 降水粒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3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2003年青藏高原那曲地区夏季雷暴云的观测试验中,三次伴有降水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地面电场(Egnd)随降水的漂移现象,而且固态和液态降水对Egnd的极性改变并不相同。为了模拟再现高原雷暴云降水和Egnd之间的关系,选取了8月13日这次具有高原雷暴代表性特征的过程,模拟了雷暴云移经观测点上空期间,测站固、液态降水与Egnd的变化以及雷暴云下部正电荷区的空间分布。模拟的Egnd及固、液态降水与其的对应关系与观测事实较一致。分析结果表明,固态降水主要携带正电荷,液态降水主要携带负电荷,各类带不同极性和数量电荷的降水粒子常共存在雷暴云中,Egnd主要受携带电荷量占主导地位的降水粒子的影响,地面出现强正电场时正好是云在当顶并且地面出现强固态降水的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57 / 2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青藏高原雷暴天气层结特征分析
    张翠华
    言穆弘
    董万胜
    张义军
    [J]. 高原气象, 2005, (05) : 741 - 747
  • [2] 雷暴云不同空间电荷结构数值模拟研究
    郭凤霞
    张义军
    郄秀书
    言穆弘
    [J]. 高原气象, 2003, (03) : 268 - 274
  • [3] 陇东地区冰雹云系发展演变与其地闪的关系
    周筠君
    张义军
    郄秀书
    葛正谟
    王致君
    王怀斌
    不详
    [J]. 高原气象 , 1999, (02) : 3 - 5
  • [4] 雷暴中放电过程的模式研究
    张义军
    言穆弘
    刘欣生
    [J]. 科学通报, 1999, (12) : 1322 - 1325
  • [5] 雷暴下近地面电特性及其对人工引雷的影响
    郄秀书
    言穆弘
    不详
    [J]. 高原气象 , 1996, (03) : 36 - 45
  • [6] 雷雨云下部正电荷中心产生的电场
    王才伟
    陈茜
    刘欣生
    郭昌明
    葛正谟
    [J]. 高原气象, 1987, (01) : 65 - 74
  • [7] L. D. Carey,S. A. Rutledge.A multiparameter radar case study of the microphysical and kinematic evolution of a lightning producing storm[J].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1996
  • [8] Holden D N,C R Holmes,C B Moore,et al.Local chargeconcentrations in thunderclouds[K].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