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地区石漠化成因及防治途径

被引:15
作者
罗林
机构
[1] 毕节地区水土保持办公室
关键词
岩溶山区; 石漠化; 防治途径; 毕节地区;
D O I
10.14123/j.cnki.swcc.2006.06.006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毕节地区土地石漠化的不断加剧和贫困落后互为因果,在岩溶山区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该地区石漠化成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与石漠化严重程度有显著的非线性多元回归相关性的是6°25°缓坡地所占比例、岩溶区农业人口密度和降雨侵蚀力等因素。根据这一分析结果和成因作用机理以及石漠化危害,结合已开展过的石漠化防治工作经验,提出了预防岩溶山区生态的进一步恶化、因地制宜地实施坡改梯工程、恢复重建生态经济型林灌草植物群落、以生态农业促进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恢复、实行生态移民、减轻土地的人口负荷等石漠化防治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毕节地区综合农业区划.[M].《毕节地区综合农业区划》编写组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岩溶环境学.[M].袁道光;蔡桂鸿著;.重庆出版社.1988,
[3]  
数理统计.[M].北京林学院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复旦大学数学系编;.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