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和解的独特功能——以刑事案件“私了”问题之解决为起点的分析

被引:4
作者
肖仕卫 [1 ]
马静华 [2 ]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和解; 功能; “私了”; 刑事法治建设; 基层社会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对中国刑事和解的功能尚有进一步深入讨论的必要。以刑事案件"私了"这一中国本土问题之解决为分析起点,可以发现,中国刑事和解有其独特功能,它不仅有扬弃"私了"这一本土法治资源利弊的潜能,而且有沟通国家法与民间规则以助益刑事法治建设、增强国家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大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我国刑事和解实证分析 [J].
宋英辉 ;
郭云忠 ;
李哲 ;
罗海敏 ;
何挺 ;
冯诏锋 ;
王贞会 .
中国法学, 2008, (05) :123-135
[2]   刑事诉讼的私力合作模式——刑事和解在中国的兴起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6, (05) :15-30
[3]   刑事和解初探 [J].
陈光中 ;
葛琳 .
中国法学, 2006, (05) :3-14
[4]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 [J].
马静华 ;
罗宁 .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1) :66-72
[5]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 [J].
孙国祥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37-143
[6]   恢复性司法:一个概念性框架 [J].
刘方权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5, (01) :31-36
[7]   “私了”现象的法社会学思考 [J].
孙冕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4) :56-59
[8]   当心"私了"了不了 [J].
董永祝 .
当代兵团, 2004, (04) :42-42
[9]   乡村社会犯罪"私了"现象调查 [J].
宋振远 .
小康, 2004, (01) :69-71
[10]   “私了”现象与中国法治进程 [J].
张学亮 .
理论观察, 2003, (05)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