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稻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根系特性的研究

被引:12
作者
李合松
黄见良
邹应斌
屠乃美
李建辉
张杨珠
陈开铁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长沙
[2] 不详
关键词
双季稻; 超高产栽培; 根系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 [按成熟时期早迟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以国家水稻工程醴陵基地应用的旺壮重栽培法作超高产栽培途径,与当地习惯栽培法比较研究了超高产双季稻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表明:根系生长量以生长中期最大,其次为前期,生长后期新根发生和老根衰亡同时进行,因此根量增加很少甚至呈负增长。超高产栽培条件下早稻 V402 和晚稻 V198 全生育根系生长总量为 18443 和17104kg·hm - 2,比对照分别提高 2064% 和 2505% ,并且这种根量优势主要在水稻生长的前、中期形成;根系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表面积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同时,早稻中期、晚稻中后期根系 α- 萘胺氧化力比对照增加;根系对32 P吸收活力以前期和中期较高,抽穗后明显降低;超高产水稻各生育期单蔸根系吸收的32 P 总量明显高于对照,其增加的幅度为 386% ~3777% ,并且前、中期提高的幅度大于后期,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这种根系生长和根系活力的优势最终转化为产量优势,1997 和 1998 年实际产量分别为 17652 和 17772kg·hm - 2,比习惯栽培法提高 2128% 和 1557% 。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0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