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区域化外部经济研究

被引:4
作者
朱丽霞
敖荣军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集聚; 区域化外部经济; GIS;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1.08.005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020202 ;
摘要
集聚一直是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集聚已不再仅限于狭小、紧凑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出现了松散的多中心城市、城市群及都市连绵带等城市区域化的表现。集聚与外部经济从来都是伴生的,但在讨论外部经济的作用时,一直以来都是局限于单中心、单区位的空间,无法解释当今的城市区域化现象。立足于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对外部经济动态研究的结论,从空间动态性的角度研究外部经济,提出外部经济不再局限于"点"状,而是存在着区域化外部经济的设想,即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相关企业能获得与外部集聚经济有关的特定好处,并利用GIS方法对两个不同空间结构模式的城市——芝加哥和洛杉矶所在的州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区域化外部经济的存在及其作用范围。
引用
收藏
页码:1264 / 12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北三省区域外部性空间效应分析 [J].
张军涛 ;
毕乐强 ;
纪昭君 .
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0) :107-113
[2]   区域外部性、对外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条件收敛 [J].
袁立科 .
当代经济科学, 2010, 32 (04) :46-51+125
[4]   “借用规模”与非都市区企业的发展 [J].
朱丽霞 .
经济地理, 2009, 29 (03) :420-424
[5]   县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空间计量经济实证分析 [J].
吴玉鸣 .
世界经济文汇, 2007, (02) :37-57
[6]   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 [J].
王桂新 ;
魏星 .
地理学报, 2007, (02) :200-210
[7]   外部性与集聚:一个文献综述 [J].
梁琦 ;
钱学锋 .
世界经济, 2007, (02) :84-96
[9]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集聚经济类型的地理格局 [J].
葛莹 ;
姚士谋 ;
蒲英霞 ;
贾凌 .
人文地理, 2005, (03) :21-25
[10]  
空间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梁琦主译,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