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被引:14
作者
张春娜
李良玉
机构
[1] 河北联合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关键词
唐山市; 大气质量;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了研究近几年唐山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深入了解污染大气的环境因子,通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取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运用模糊综合数学方法计算了污染因子权重、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研究其对唐山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并得出客观的评价。权重分析数据显示,2004年主要污染因子为PM10,2005—2010年主要污染因子则为SO2;经推理运算得出的综合评价结论为:唐山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Ⅱ级),且空气质量在逐年好转。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层次分析法在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卓倩
    杨文卿
    钱庆荣
    陈庆华
    张江山
    [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8 (01) : 60 - 65
  • [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童英伟
    刘志斌
    初玲玲
    [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S1) : 311 - 313
  • [3] 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蒋滔
    李多松
    张凯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08) : 188 - 191+194
  • [4] 应用模糊数学评价南充市大气环境质量
    王文成
    李铁松
    单礼堂
    李成柱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7) : 39 - 42
  • [5] 模糊数学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季奎
    戴晓兰
    [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6) : 184 - 186
  • [6] 重庆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何再超
    郑钦玉
    卢坤
    曹胜兰
    [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 397 - 400
  • [7] 聚类分析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袁东
    付大友
    袁基刚
    [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自然科学版) : 169 - 175
  • [8] 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物元分析法
    杨晓华
    杨志峰
    郦建强
    金菊良
    [J]. 环境工程, 2003, (05) : 69 - 70+80
  • [9] 模糊聚类理论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袁静
    施介宽
    麻永尧
    [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 95 - 97
  • [10]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聚类法
    邢爱国
    胡厚田
    王仰让
    [J]. 环境保护科学, 1999, (04) : 29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