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特性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武志海
王晓慧
陈展宇
张治安
徐克章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长春
[3] 长春
关键词
玉米; 大垄双行种植; 冠层结构; 微环境;
D O I
10.13327/j.jjlau.2005.04.001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对3种株型玉米分别在3种密度下建立不同的群体冠层结构:平展型品种“吉单159”密度分别为4.0,4.5,5.0万株/hm2,中间型品种“农大3138”密度分别为4.5,5.0,5.5万株/hm2,紧凑型品种“四密25”密度分别为5.5,6.0,6.5万株/hm2,并测定了群体冠层结构及其微环境特性。结果表明:3种株型玉米大垄双行种植的中层叶片的叶向值比正常种植的玉米叶向值小约3.0,“吉单159”和“农大3138”在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叶宽比正常种植的玉米宽0.5~1.0 cm;叶面积指数(LAI)在抽雄开花期至灌浆期比正常种植的玉米大0.1~0.3;大垄双行种植的玉米群体比正常种植的玉米群体中层叶片的透光率提高约10%,中下层叶片接受的PFD平均比对照增加100~160μE/(m2.s);冠层内CO2浓度有一定增加,具有明显的冠层和微环境优势。试验表明,大垄双行种植方式可使“吉单159”和“农大3138”的种植密度比正常密度增加0.5万株/hm2。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玉米不同株型耐密性的群体生理指标研究 [J].
薛吉全 ;
梁宗锁 ;
马国胜 ;
路海东 ;
任建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1) :55-59
[2]   玉米光合性能与耐密性关系的研究 [J].
刘开昌 ;
王庆成 ;
张秀清 ;
王春英 ;
李爱芹 ;
张海松 .
山东农业科学, 2001, (06) :25-29
[3]   玉米群体冠层内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变化特性 [J].
武志海 ;
杨美英 ;
吴春胜 ;
徐克章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18-20+24
[4]   玉米群体冠层光合速率与叶面积指数关系的初步研究 [J].
王珍 ;
武志海 ;
徐克章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9-12+16
[5]   高粱理想株型研究Ⅱ不同株型结构冠层光分布与产量 [J].
孙守钧 ;
张云华 ;
曹秀云 ;
裴中有 ;
吕文彦 ;
马鸿图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80-84
[6]   玉米自交系株型及其光合特性的研究 [J].
李少昆 ;
赵明 ;
郭小强 ;
尚有军 ;
王树安 ;
王美云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5) :77-81
[7]   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推广 [J].
范玉良 ;
奚宗耀 ;
籍平 ;
王文杰 ;
吴常恕 ;
宋宝森 ;
那春芳 ;
陈俊英 .
玉米科学, 1999, (03) :49-50
[8]   株型对玉米群体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J].
王庆成 ;
牛玉贞 ;
徐庆章 ;
王忠孝 ;
张军 .
作物学报, 1996, (02) :223-227
[9]  
作物生理研究法.[M].张宪政主编;.农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