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安徽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4
作者
高静 [1 ]
苏维词 [1 ,2 ]
许均 [3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贵州科学院山地资源研究所
[3]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灰色预测; 安徽省;
D O I
10.14083/j.issn.1001-4942.2015.12.019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研究基于快速城镇化视角,以安徽省2010~2013年的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为依据,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全省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研究时期内,安徽省人均生态足迹由2.5735 hm2/人增长到2.7579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由0.3473 hm2/人减少到0.3444 hm2/人,人均生态赤字呈上升趋势,表明安徽省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同时运用GM(1,1)模型对2014~201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安徽省生态赤字继续增加,生态环境将持续恶化,据此,本研究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灰色系统.[M].邓聚龙著;.国防工业出版社.1985,
  • [2]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interdependencies of New Zealand regions.[J].Garry W. McDonald;Murray G. Patterson.Ecological Economics.2004, 1
  • [3] 快速城镇化地区耕地保护研究①——以海南省为例
    刘民培
    朱嘉晔
    颜洪平
    [J]. 热带农业科学, 2014, 34 (06) : 31 - 34
  • [4] 江苏省快速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影响及压力测算研究
    张涛
    张静
    蒋洪强
    沈红军
    邓爱萍
    [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4, 6 (01) : 39 - 43
  • [5] 基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计算方法的福建省生态足迹研究
    邱寿丰
    朱远
    [J]. 生态学报, 2012, 32 (22) : 7124 - 7134
  • [6] 生态足迹理论综述与应用展望
    谭伟文
    文礼章
    仝宝生
    沈佐锐
    高觅
    [J]. 生态经济, 2012, (06) : 173 - 181
  • [7] 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可持续发展动态测度与分析
    张乐勤
    陈素平
    荣慧芳
    许信旺
    [J]. 地理研究, 2012, 31 (03) : 439 - 449
  • [8] 贵州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
    王永平
    张瑜
    黄海燕
    [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 (12) : 243 - 247
  • [9] 2005~2009年安徽省生态足迹和承载力变化分析
    侍远
    孙世群
    [J]. 安徽化工, 2011, 37 (05) : 62 - 65
  • [10] 2003-2007年山西省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分析
    柴志敏
    刘小英
    李富忠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3) : 49 -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