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

被引:21
作者
李智佩 [1 ]
岳乐平 [1 ]
薛祥煦 [1 ]
杨利荣 [1 ]
王岷 [2 ]
聂浩刚 [2 ]
王飞跃 [3 ]
孙虎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煤航测遥感应用研究院
[4]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沉积物; 粒度特征; 土地沙漠化;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7.03.026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毛乌素沙地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与土地沙漠化的地质成因类型,通过系统研究沙地及相邻地区晚更新世以来在沙地内部、覆沙黄土区、黄土高原和河流谷地与湖泊等不同地质构造地貌条件下所形成的沉积物粒度特征,指出不同地质成因类型的沉积物是这些地区土地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区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也是构成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分类的理论基础,探讨了不同地质作用对土地沙漠化的贡献及其对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的意义。研究表明,研究区的土地沙漠化是以各种类型的就地起沙为主要特征,地表径流的水力搬运是沙漠化物质搬运的重要途径。现代毛乌素沙地及其邻区的土地沙漠化是对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沉积物的进一步搬运、分选和再沉积过程,具有相对复杂的粒度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578 / 58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 [1] 毛乌素沙地东南部边缘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粒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李智佩
    岳乐平
    薛祥煦
    王岷
    杨利荣
    聂浩刚
    陈超
    [J]. 沉积学报, 2006, (02) : 267 - 275
  • [2] 西北地区干枯湖床沉积粒度组成与东亚沙尘天气
    岳乐平
    杨利荣
    李智佩
    王珉
    张维吉
    聂浩刚
    [J]. 沉积学报, 2004, (02) : 325 - 331
  • [4] 第四纪环境演变与中国北方的荒漠化
    林年丰
    汤洁
    [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2) : 183 - 191
  • [5] 中国三北地区荒漠化区域分类与发展趋势综合研究
    李智佩
    岳乐平
    聂浩刚
    王岷
    孙虎
    王飞跃
    [J]. 西北地质, 2002, (04) : 135 - 153
  • [6] 中国北方东部沙质荒漠化的地学观
    李智佩
    张维吉
    王岷
    聂浩刚
    岳乐平
    [J]. 西北地质, 2002, (03) : 7 - 22
  • [7]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汪海斌
    陈发虎
    张家武
    [J]. 中国沙漠, 2002, (01) : 21 - 26
  • [8] 花海湖泊古风成砂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胡刚
    王乃昂
    罗建育
    高顺尉
    李巧玲
    [J]. 沉积学报, 2001, (04) : 642 - 647
  • [9]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李吉均
    方小敏
    潘保田
    赵志军
    宋友桂
    [J].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 381 - 391
  • [10] 岱海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孙千里
    周杰
    肖举乐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1, (01) : 93 -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