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话语”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观的重构——基于“雾霾”事件的反思

被引:6
作者
张永强
王冠群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雾霾”事件; 自然观; 绿色话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近年来,持续的雾霾天气不仅给公众带来了谈"霾"色变的群体性心理恐慌,而且给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了严重阻碍。揭开"雾霾"的面纱,隐藏在"雾霾"事件背后的秘密是一场人类与自然之间事关生存与发展的利益博弈。在我国以往的经济发展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认识和合理的规划,自然观在认识与实践、宏观与微观、集体与个体三对基本范畴中发生了错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自然观的理性回归需要做到认识与实践相统一、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集体与个体相均衡。在"绿色话语"下重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自然观,自然观与发展观的对接是前提,冲突解决机制的运行是必需,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浅议生态文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统一 [J].
韩风春 .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3 (03) :1-4
[2]   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维度 [J].
汪正龙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1 (02) :12-17
[3]   环境冲突的伦理治理机制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J].
张保伟 .
理论与改革, 2012, (01) :30-33
[4]   驱散PM2.5雾霾 [J].
汤嘉琛 .
中国报道, 2012, (01) :42-44
[5]   科学发展观的自然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J].
薛桂波 .
重庆社会科学, 2011, (03) :40-43
[6]   马克思的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J].
李红梅 .
学习月刊, 2011, (02) :4-5
[7]   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与社会主义 [J].
罗文东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3 (01) :1-5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9]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吴玉麟等编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