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贵溪冷水坑矿床为一大型一超大型Ag、Pb、Zn矿床,在矿床深部和矿化花岗斑岩体的中心部位有铜矿化现象,但未构成工业矿体。本文将冷水坑成矿体系作为一种含H2S、CO2以及Fe、Cu、Pb、Zn、Ag、Au等金属元素的NaC1型降温成矿热液体系,根据矿床的矿物共生组合及其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认为上述各金属元素在成矿热液中的饱和浓度应分别受黄铁矿或磁黄铁矿了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银矿和自然金的溶解反应控制,并在假定模拟起始温度条件下各金属元素的浓度分别等于其饱和浓度的基础上,对上述金属元素在360-175℃温度区间内的迁移与沉淀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有48种溶解类型参加了计算。其结果不仅与矿床的矿物生成序列基本一致,合理地解释了冷水坑矿床的矿化与蚀变分带,更重要的是,模拟结果还表明,冷水坑成矿热液中富含Cu,但由于其成矿体系的地球化学演化不利于Cu的沉淀和富集,因而未形成工业铜矿体,从而得出了富含金属元素的热液不一定成矿的结论。因此,就冷水坑矿床源区的成矿地球化学特征而言,完全有可能在适宜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条件下形成具有较大经济价值的铜矿床。冷水坑矿床中缺少具有经济价值的金矿化则表明其矿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