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栖软体动物净化富营养化河水实验研究

被引:34
作者
卢晓明
金承翔
黄民生
徐亚同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
关键词
背角无齿蚌; 铜锈环棱螺; 富营养化河水; 净化效果;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7.07.003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文章研究了底栖软体动物(河蚌、螺蛳)富营养化河水中COD、NH3-N、TP、叶绿素a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⑴底栖软体动物对于富营养化河水中的COD、氮、磷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且河蚌的净化效果要稍优于螺蛳;⑵曝气各组底栖软体动物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要明显优于非曝气各组;⑶非曝气实验组各项理化指标的去除效果同底栖软体动物的放养密度和处理时间相关;⑷停留时间为3d、曝气充氧、螺蛳和河蚌的放养密度分别为35个/m2~70个/m2和3个/m2~7个/m2时,净水效果最好;⑸河水中COD和叶绿素a含量呈现同步降低的规律,表明低等藻类是螺蛳及河蚌的主要摄食对象。
引用
收藏
页码:7 / 9+115 +1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贝类对水质净化效果的比较 [J].
赵沐子 ;
费志良 ;
郝忱 ;
严维辉 ;
唐建清 .
水产科学, 2006, (03) :133-135
[2]   三角帆蚌对水体悬浮物和叶绿素a消除量的研究 [J].
费志良 ;
潘建林 ;
徐在宽 ;
丁健 ;
张健 .
海洋湖沼通报, 2005, (02) :40-45
[3]   不同密度铜锈环棱螺对水体环境影响效果的研究 [J].
朱苗骏 ;
柏如法 ;
张彤晴 ;
周刚 ;
朱清顺 .
淡水渔业, 2004, (06) :31-33
[4]   富营养化水体生物净化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全为民 ;
沈新强 ;
严力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2057-2061
[5]   河蚌的水质净化试验 [J].
杨建恒 ;
张永 .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04) :680-681
[6]   几种主要养殖贝类滤水率的研究 [J].
林元烧 ;
曹文清 ;
罗文新 ;
郭东晖 ;
郑爱榕 ;
黄长江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3, (01) :86-92
[7]   水体生态系统中藻类、河蚌、细菌互相关系的实验研究 [J].
钱伟平 ;
许梓荣 .
淡水渔业, 2002, (03) :40-43
[8]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J].
曹凯德 .
中国水产, 2002, (04) :58-59+57
[9]   利用生态工程降低湖体含磷量的研究 [J].
孙刚 ;
王振堂 .
云南环境科学, 2000, (S1) :127-129
[10]   太湖铜锈环棱螺对氮磷的降解作用 [J].
魏阳春 ;
濮培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1) :88+9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