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经济发展时空演化特征
被引:18
作者:
魏晓旭
[1
]
赵军
[1
]
魏伟
[1
]
颉斌斌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时空格局;
区域经济差异;
GWR模型;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5.06.02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各县域(市、旗、区)单元为基本单元,以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13年统计年鉴的相关县域数据为数据源,结合钱纳里经济发展理论、空间相关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县域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1)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整体上经历了"均衡→不均衡→逐步均衡"的发展趋势,其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和资源富集性县域单元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偏远和资源贫乏区域,对周边县域有较明显的辐射和联动效应。(2)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冷点和热点集聚区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少到多的过程,形成了资源富集区域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区。(3)县域经济增长以空间正关联为主,HH类型有减小趋势,LL类型较为稳定,HL和LH类型则较少且分布零散。(4)通过因子加权回归发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次产业总值和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其它3个因子对其经济发展和空间格局分布亦有显著相关性,各因子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的显著性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300 / 1309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