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布局调整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被引:48
作者
吴福象
蔡悦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系
关键词
产业布局; 差异化劳动力; 福利补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当前中国产业空间布局存在着东部产业过度集聚、中西部工业结构趋于瓦解的困境。基于差异化劳动力区际流动视角,构建二次子效用拟线性偏好效用函数,从个体福利和区域福利两个维度对造成中国产业空间布局不平衡的原因进行模型推演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长期状态下产业空间布局对差异化劳动力的组合比例具有一定的阈值限制,中国产业空间布局的困境源自市场最优的集聚与社会最优的集聚发生了偏离,源自东部地区在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之间二传手功能的缺失。破解中国产业布局的困境,迫切需要由单一的转移支付转向兼顾产业平衡的福利补偿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15+206 +206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三大地带间的产业关联及其溢出和反馈效应——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 [J].
吴福象 ;
朱蕾 .
南开经济研究, 2010, (05) :140-152
[2]   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 [J].
蔡昉 ;
王德文 ;
曲玥 .
经济研究, 2009, 44 (09) :4-14
[4]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环境变化和调整思路 [J].
卢中原 .
经济研究, 2002, (03) :83-90+96
[5]   对中部六省区经济发展的考察 [J].
《中部六省发展战略与发展政策》课题组 ;
郭红军 ;
董天锡 ;
王清晨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4) :32-47
[6]  
Agglomeration and welfare: The core–periphery model in the light of Bentham, Kaldor, and Rawls[J]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5 (1)
[7]  
Integration, agglomeration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of factor mobility[J] .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 200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