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盆地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及我国沙尘天气强度划分标准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李霞
胡秀清
崔彩霞
李娟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太阳光度计; 沙尘天气; 气溶胶光学厚度; Angstrom浑浊度系数β; 波长指数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测量原理,利用布设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塔中和盆地西南边缘和田气象站的2部CE318自动跟踪太阳光度计于2002年6月至2003年11月期间的探测结果,结合地面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南疆盆地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同时结合我国已有的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判断沙尘天气强度的标准。结果表明:塔中、和田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波长的增大多呈现减小趋势,塔中个别季节有些例外;2站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基本保持对称的抛物线形,在春、夏季尤为明显;Angstrom浑浊度系数β的拟合曲线显示β随能见度增大而减小,波长指数α随能见度的变化趋势说明弱沙尘天气下,大气中主要弥漫着小粒径的气溶胶颗粒,而强沙尘天气则以大粒径为主;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晴空、浮尘、扬沙、沙尘暴依次增加;沙尘天气发生时,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临界值基本为晴空值的两倍,沙漠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1.1206,北京≥0.3174。而发生沙尘暴的阈值则有很大不同,沙漠区气溶胶光学厚度至少>3.0,北京由于大气污染等因素,其判断沙尘暴发生的阈值为1.9982。另外笔者认为AOD与水平能见度之比值能够较全面地考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要素变化,衡量沙尘天气强度更具有合理意义,值得更深一步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宁夏盐池地区沙尘暴发生特征的统计分析
    马力文
    赵光平
    陈楠
    王连喜
    [J]. 中国沙漠, 2004, (02) : 106 - 110
  • [2] 塔里木盆地局地和区域性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研究
    陈洪武
    王旭
    马禹
    [J]. 中国沙漠, 2003, (05) : 57 - 62
  • [3] 沙尘暴观测及分级标准研究现状
    张广兴
    李霞
    [J]. 中国沙漠, 2003, (05) : 110 - 115
  • [4]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事件(1954~2002年)
    周自江
    章国材
    不详
    [J]. 科学通报 , 2003, (11) : 1224 - 1228
  • [5] 沙尘气溶胶对直接太阳辐射的衰减研究
    辛金元
    张文煜
    袁九毅
    刘立超
    [J]. 中国沙漠, 2003, (03) : 105 - 109
  • [6] 2001年春季中国北方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与沙尘天气
    申彦波
    沈志宝
    汪万福
    [J]. 高原气象, 2003, (02) : 185 - 190
  • [7] 中国沙尘灾害遥感监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海萍
    熊利亚
    庄大方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1) : 45 - 52
  • [8]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特性监测研究
    张玉香
    胡秀清
    刘玉洁
    戎志国
    不详
    [J]. 应用气象学报 , 2002, (S1) : 136 - 143
  • [9] 北京地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观测和分析
    章文星
    吕达仁
    王普才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6) : 16 - 21
  • [10] 中国北方沙尘暴现状及对策
    王涛
    陈广庭
    钱正安
    杨根生
    屈建军
    李栋梁
    [J]. 中国沙漠, 2001, (04) : 7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