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4个禾谷镰刀菌菌株产生的主要毒素成份分析

被引:7
作者
陆鸣
王裕中
朱伟云
陈怀谷
吴志凤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禾谷镰刀菌; 毒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deoxynivalenol(DON),3-acetyldeoxy-nivalenol(3A-DON),dihydroxycalonectrin(DHCAL),calonectrin(CAL),butenolide(BUT)等5种禾谷镰刀菌毒素和T-2毒素的纯品作标准,用薄层色谱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病圃赤霉病粒、米饭和麦粒培养物提取液中的毒素成份。明确江苏4个禾谷镰刀菌菌株可产生DON和3A-DON2种已知毒素和其它11种未知毒素,DON为主要毒素成份。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引致小麦亦霉病的优势种。人畜误食赤霉病麦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反应。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的学者证明了禾谷镰刀菌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镰刀菌毒素的研究 Ⅰ.T-2毒素产生菌株的筛选 [J].
匡开源 ;
陆仕华 ;
史士英 ;
张树荣 ;
黄敬坚 .
真菌学报, 1985, (03) :193-196
[2]   江苏省小麦赤霉病菌优势种——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的致病力 [J].
王裕中 ;
肖庆璞 ;
杨新宁 ;
吴志凤 .
江苏农业学报, 1985, (01) :11-16
[3]   麦类赤霉病菌的致毒力比较 [J].
匡开源 ;
陆仕华 ;
史士英 .
上海农业科技, 1985, (03)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