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退化草原的恢复动态

被引:80
作者
李永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研究站
关键词
退化草原,恢复,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46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退化草原自然恢复演替过程的监测,是认识其恢复过程、机理、探讨恢复的限制因子和进一步制定快速、低投入生态恢复措施的基础。通过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退化草原[星毛委陵菜(Potentilaacaulis)、冷蒿(Artemisiafrigida)和寸草苔(Carexduriuscula)等为主]封育恢复动态8年的监测表明:在退化草原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植物高度上升;植被盖度和生物量先增加,尔后基本稳定,或略有下降的趋势。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微弱,这可能与该区草原植物和野生动物协同进化有关,同时与数千年的家畜放牧史有关。即植物物种对放牧有较大的耐性,停止放牧,物种的丰富度也增加较少;群落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不同种群优势度的消长上。群落均匀度指数的动态过程分析表明,恢复8年的草原群落尚未达到天然草原状态,尚需进一步的监测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