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门源地区大鵟和雕鸮的食性比较

被引:17
作者
崔庆虎
连新明
张同作
苏建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鵟; 雕鸮; 食性比较;
D O I
10.13859/j.cjz.2003.06.012
中图分类号
S865 [各种野生动物驯养];
学科分类号
090705 ;
摘要
1999~ 2 0 0 2年的 6~ 8月份 ,在青海门源地区收集了大和雕的吐弃块 (pellets)和残留食物 (foodremains) ,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检鉴定、研究分析。大食物中共有 73 6个猎物 ,其中高原鼢鼠 2 8只、高原鼠兔 1 3 9只、甘肃鼠兔 1 42只、田鼠科动物 42 2只、雀形目鸟类 4只、香鼬 1只 ;各猎物对大食物的生物量贡献率分别为 1 4 2 6%、40 79%、1 7 3 9%、2 6 99%、0 2 2 %、0 3 5 %。雕食物中共有 3 3 0个猎物 ,其中高原鼢鼠 1 7只、高原鼠兔 77只、甘肃鼠兔 44只、田鼠科动物 1 83只、雀形目鸟类 2只、红脚鹬 2只、高原兔 5只 ;各猎物对雕食物的生物量贡献率分别为 1 1 83 %、3 0 87%、7 3 6%、1 6 0 0 %、0 1 5 %、0 62 %、3 3 1 7%。雕的食物生态位宽度与大的食物生态位宽度相近 ,食物生态位高度重叠 ,但是它们捕食同种猎物的比例显著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河南省猛禽的调查 [J].
牛红星 ;
吕九全 ;
路纪琪 ;
卜艳珍 ;
张晓峰 ;
张可银 ;
朱家贵 .
动物学杂志, 2002, (01) :36-38
[2]  
长耳越冬习性及食性分析[J]. 四川动物. 1998(04)
[3]  
陕西省歧山地区纵纹腹小鸮的食性研究[J]. 雷富民.武夷科学. 1995(00)
[4]   长耳鯢在越冬期的习性、数量及食性 [J].
张健旭,曹玉萍 .
动物学杂志, 1995, (01) :21-23
[5]   红隼生态观察 [J].
常家传 .
动物学杂志, 1988, (01) :20-22
[6]   鵰鸮的生态及其保护 [J].
江明道 .
野生动物, 1984, (06) :16-18+7
[7]   五种小哺乳动物活动节律的初步研究 [J].
曾缙祥 ;
王祖望 ;
韩永才 .
兽类学报, 1981, (02) :189-197
[8]  
动物生态学原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孙儒泳编著, 1992
[9]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刘季科, 1991
[10]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M]. 甘肃人民出版社 , 夏武平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