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监察案件的证据标准——以刑事诉讼证据为参照

被引:31
作者
张中
机构
[1]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监察证据; 刑事诉讼证据; 证据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监察证据无需转化便可直接获得刑事诉讼证据资格,但作为职务犯罪定案的根据,必须具备刑事诉讼证据的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监察机关的调查权与刑事侦查权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功能,监察机关调查取证虽然不直接适用刑事诉讼法,但必须参照刑事诉讼法的侦查取证规则。为保障调查取证的合法性,应当对调查活动进行合理规制,对于非法获取的证据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确定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排除。监察机关调查终结的案件,应当达到刑事侦查终结的证明标准,应当低于法院判决有罪的标准,但不能比其他普通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九条禁令”让干部知畏知止.[N].罗有远;谭永丰;.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
[2]  
时刻紧绷自我监督这根弦.[N].刘廷飞;.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
[3]  
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N]..新华每日电讯.2015,
[4]  
刑事证据法.[M].陈瑞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释义.[M].中央纪委法规室.中国方正出版社.2018,
[6]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M].戴长林;罗国良;刘静坤.法律出版社.2017,
[7]  
实践证据法.[M].张中.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8]  
腐败犯罪诉讼程序专题研究.[M].卞建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
[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证研究.[M].陈光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M].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