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常”法治观的刑法哲学之维

被引:5
作者
张光君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
法治; 刑法哲学; “三常”; 人性; 自由;
D O I
10.19631/j.cnki.css.2006.03.021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在“西方现代性范式”大行其道的中国“法治”语境中,陈忠林教授所倡导的“三常”(常理、常识、常情)法治观弥足珍贵。“三常”不应是倡言者一个人的“三常”。笔者以刑事法治为分析中心,运用刑法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位一体的立体思维模式对其予以解读和反思,并得出结论认为:其中贯穿始终的“三常”范式超然于“应然”与“实然”之间,为人们寻求“应然”与“实然”高度结合的刑事法律制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理论道路。最后,笔者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追问和质疑。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刑事法治语境中的民愤与审判——在刑事法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边缘处思考 [J].
张光君 .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05) :55-58
[2]   死刑权的法哲学反思(下)——真理与歪理 [J].
张光君 ;
李永升 .
重庆社会科学, 2005, (07) :69-73
[3]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J].
邓正来 .
政法论坛, 2005, (02) :26-43
[4]   关于自由的法哲学探讨 [J].
付子堂 .
中国法学, 2000, (02) :72-79
[5]  
刑法的根基与哲学.[M].(日)西原春夫著;顾肖荣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
[6]  
法意与人情.[M].梁治平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7]  
刑法散得集.[M].陈忠林著;.法律出版社.2003,
[8]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贺麟著;.商务印书馆.2002,
[9]  
法律科学的悖论.[M].(美)本杰明·N.卡多佐(BenjaminNathanCardozo)著;董炯;彭冰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0]  
法的价值总论.[M].卓泽渊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