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为例

被引:8
作者
冯江 [1 ]
梁励韵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 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
关键词
佛山;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态规划;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06.08.004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佛山有着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对其产生的背景,即明清佛山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方式和这些遗产的空间载体的研究,综述了佛山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特色,结合对其生存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在法定的形态规划中,通过保存相应的场所、维持空间的致密性、寻找相关的线索建立路径和结构性网络的方式,来实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日常生活中的延续,从而实现其保护和传承。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高明县志.[M].高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
[2]  
佛山秋色.[M].林明体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3,
[3]  
佛山市文化志.[M].佛山市文化局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
[4]  
佛山市文物志.[M].佛山市博物馆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