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荔枝核复方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4
作者
何胜
陆晓峰
银彩林
李红妃
梁海燕
张树球
机构
[1] 右江民族医学院重金属与氟砷毒物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糖尿病模型; 荔枝核; 血糖; 甘油三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1 ; 1008 ;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荔枝核复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小鼠分成四组:治疗1组、治疗2组、模型组、正常组,前3组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四氧嘧啶按220mg/kg体重剂量给小鼠腹腔注射一次,5d血糖升高稳定后,治疗1组和治疗2组分别用中药和盐酸二甲双胍灌胃治疗,模型组、正常组为对照组,测定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血糖含量。实验结束,从眼球取血,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治疗1组、治疗2组、模型组、正常组的血糖含量,造模前依次为(6.37±0.75)、(5.59±1.23)、(6.27±0.93)、(5.87±0.98)mmol/l,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5d血糖为(13.42±3.49)、(14.80±3.63)、(15.97±6.30)、(7.94±1.15)mmol/l,造模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和<0.01,差异显著,造模组明显高于造模前;治疗后7d血糖为(9.41±5.09)、(8.34±1.73)、(13.96±6.03)、(6.60±1.05)mmol/l,治疗后有明显下降;甘油三酯各组分别为(1.47±0.50)、(1.69±0.49)、(1.84±0.42)、(1.92±0.45)mmol/l,治疗1组降低明显,治疗2组也有一定程度降低。总胆固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治疗1组、治疗2组血糖、甘油三酯均有明显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5 / 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建立及中药荔枝核提取液对其治疗的实验研究 [J].
梁丹 ;
黎卫冲 ;
覃冬菊 ;
覃玉君 ;
黄秋岸 ;
张树球 .
当代医学, 2009, 15 (18) :41-42
[2]   荔枝核提取液治疗对小鼠糖尿病模型生化指标的干预作用 [J].
陈莉 ;
黄日越 ;
钟文晴 ;
黄秀勤 ;
刘小艳 ;
谭智俊 ;
张树球 .
当代医学(学术版), 2008, (03) :27-29
[3]   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照研究 [J].
赵世华 ;
赵文娟 ;
阎胜利 ;
王颜刚 ;
袁鹰 ;
付正菊 ;
杨军 ;
李成乾 ;
陈红 .
天津医药, 2004, (08) :463-465
[4]   糖尿病与血脂异常 [J].
钱荣立 .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02, (02) :62-63
[5]   糖尿病动物模型研究现状及进展 [J].
黄松 .
广西医学, 2002, (01)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