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移的成因及其移动特征

被引:17
作者
宋贯一
王吉易
曹志成
宋晓冰
杨同林
张常慧
机构
[1] 河北省地震局
关键词
太阳光压; 自转轴摆动; 钱德勒摆动; 极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1 [地球起源及演化];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作者发现:太阳辐射,地球自转与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陆地和海洋在地球表面南、北半球的不规则、不对称地理分布,及地球内部因核外液体形成的分层结构,构成了一套天然的能使地球产生自由章动的日、地间动量(能量)相耦合的物理机制.经研究,由该机制产生的极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极移轨迹的运动周期为13个月(0.92周/年),该周期由二个主要分量组成,一个为12个月(1周/年),另一个是14.1个月(0.85周/年,即钱德勒周期).(2)极移运动轨迹是是椭圆,短半轴(b)与长半轴(a)之比为0.86;扁率(a-b/a)为1:7.1.(3)瞬时极移振幅|m|的变化:对1周/年项,|m|随太阳回归运动而变化,在二至点时最大,在二分点时最小,具有对称性;对0.85周/年项,|m|随太阳回归运动而变化,在夏至点最大,每年12月5日左右最小.(4)瞬时极移存在反向运动(由东向西).在1周/年项极移运动中,自转极的正、反方向运动振幅的贡献各占50%;在0.85周/年项的极移运动中,反向运动的时间仅有33天,约占正向运动时间的1/10,正向运动振幅的贡献占96%,反向运动振幅的贡献大约占4%.(5)若以国际极点(CIO)为原点,自转极相对CIO的位移运动轨迹必然落在偏向于CIO的西侧.(6)极移振幅将长期保持下去而不会衰减,原因是太阳辐射为自转轴受迫摆动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激发能源.
引用
收藏
页码:416 / 42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地球自转的天文地球动力学效应研究(Ⅱ)——地极移动与地球的较差转动 [J].
张捍卫 ;
许厚泽 ;
郑勇 ;
刘长建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4) :729-735
[2]  
地球自转及其和地球物理现象的联系:Ⅱ地极运动[J]. 虞南华,郑大伟.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6(03)
[3]  
地球十讲[M]. 科学出版社 , 傅承义 编著,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