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生适应性发展的特点

被引:82
作者
张大均
张骞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大学生; 适应性; 发展特点;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07.04.041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采用课题组编制的青少年适应性量表对6 441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表明:(1)大学男女生的适应性水平没有显著差异;(2)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整体适应性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3)大学生适应性存在家庭来源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大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农村的变化趋势;(4)大学生适应性存在专业类型之间的显著差异,表现为体艺类>理科类>文科类的变化趋势;(5)大学生适应性存在年级的显著差异.表现为大二>大三>大一>大四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的编制 [J].
张大均 ;
江琦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02) :81-84
[2]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探析 [J].
祁立刚 .
东北师大学报, 2005, (03) :157-161
[3]   西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心理适应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J].
穆奎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119-122
[4]   维族大学生在汉族地区的心理适应 [J].
陈青萍 .
青年研究, 2003, (10) :9-14
[5]   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与神经生理特点及相关研究 [J].
马莹 .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06) :425-426
[6]   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初步研究 [J].
冯廷勇 ;
李红 .
心理学探新, 2002, (01) :44-48
[7]   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 [J].
张大均 ;
冯正直 ;
郭成 ;
陈旭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3) :56-62
[9]   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 [J].
陶沙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02) :81-87
[10]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问题研究 [J].
赵富才 .
健康心理学杂志, 1999, (04) :39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