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三瘤虫(Hanchungolithus)和宁强三瘤虫(Ningkianolithus)个体发育的比较研究并论三瘤虫科的分类基础

被引:3
作者
卢衍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早奥陶世; 侧眼; 奥陶纪; Hanchungolithus; Ningkianolithus; 叶状体; 眼脊; 图版; 头鞍沟; 前侧刺; 个体发育; 个体发生; 中奥陶世; 地质时代; 三叶虫; 虫类; 动物性饲料; 背沟; 汉中; 陕西; 宁强;
D O I
10.19800/j.cnki.aps.1963.03.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中国的三瘤虫类及其分布三瘤虫类为奥陶纪的重要标准化石,此类化石在我国过去极少记载。1883年Kayser描述在四川广元教场坝发现的一个种,定名为Trinucleus richthofeni Kayser(Kayser,1883,in Richthofen's“China”,vol.4,p.39,pl.3,fig.6),其属名经Stetson(1927,p.99)改为Tretaspis,其后再经St(?)rmer(1930,p.33)改为Reedolithus,小林贞一(Kobayashi,1951,p.48)赞同此意见将这个种置于Reedolithus 一属之内。但此问题尚未最后得到解决,因为这个标本的颈环(occipital ring)上没有颈刺(occipital spine),而Reedolithus的颈环应具有一颈刺,而且标本显然又是一幼虫,不能肯定其必属于Reedolithus,应暂时置于Reedolithus 之内,而在其属名之后置一疑问号(?)。
引用
收藏
页码:319 / 345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大巴山晚奥陶世Nankinolithus的发现 [J].
陈润业 ;
翦万筹 .
古生物学报, 1961, (04) :336-339
[2]  
扬子区标准化石手册.[M].中国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科学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