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南地区鲁朗河谷近地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被引:14
作者
王永杰 [1 ,2 ,3 ]
马耀明 [1 ]
朱志鹍 [1 ,2 ]
李茂善 [4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7] 不详
关键词
藏东南; 气象要素; 近地层; 鲁朗河谷; 水汽通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2 [湍流、阵风性和大气中的湍流扩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位于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分支—鲁朗河谷的中国科学院藏东南高山环境综合观测站(29°45′N,94°44′E,海拔3326m)架设的边界层气象塔2007年一整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并与珠穆朗玛峰北坡河谷的气象数据作了简单比较。结果表明:鲁朗河谷年平均地面气温为5.55℃,1月平均地面气温最低,8月平均温度最高。由于观测站处于高山峡谷之中,年平均风速只有1.70m.s-1,风速、风向主要受周围地形影响,山谷风显著。地面气压年变化呈双峰型,归属于低地到高山的过渡型。近地表大气的年平均相对湿度是73.53%。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近地层及土壤微气象要素分析 [J].
李茂善 ;
马耀明 ;
Hirohiko Ishikawa ;
马伟强 ;
孙方林 ;
王永杰 ;
朱志鲲 .
高原气象, 2007, (06) :1263-1268
[2]   “空中调水”设想的可行性研究 [J].
高登义 ;
蹇咏啸 .
高原气象, 2007, (06) :1311-1318
[3]   雨季前后珠峰地区近地层气象要素、辐射及能量平衡分量变化特征 [J].
仲雷 ;
马耀明 ;
苏中波 ;
王永杰 ;
吕雅琼 ;
朱志鵾 .
高原气象, 2007, (06) :1269-1275
[4]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河谷局地环流特征观测分析 [J].
孙方林 ;
马耀明 .
高原气象 , 2007, (06) :1187-1190
[5]   珠穆朗玛峰北坡局地环流日变化的观测研究 [J].
邹捍 ;
周立波 ;
马舒坡 ;
李鹏 ;
李爱国 ;
霍翠萍 .
高原气象, 2007, (06) :1123-1140
[6]  
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大气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一个新的研究喜马拉雅山区地气相互作用过程的综合基地[J]. 马耀明.高原气象. 2007(06)
[7]   青藏高原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近地层观测研究 [J].
刘宇 ;
邹捍 ;
胡非 .
高原气象, 2004, (04) :512-518
[8]   中国山地环境气象研究进展 [J].
高登义 ;
邹捍 ;
周立波 ;
刘宇 .
大气科学, 2003, (04) :567-590
[9]   西藏林芝地区百脉根引种栽培试验 [J].
斯确多吉 ;
魏学红 .
中国草地, 2001, (02) :75-76
[10]   藏北高原草甸下垫面近地层能量输送及微气象特征 [J].
马耀明 ;
塚本修 ;
吴晓鸣 ;
玉川一郎 ;
王介民 ;
石川裕彦 ;
胡泽勇 ;
高洪春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5) :71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