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成都市市区学龄前期儿童伤害发生现况 ,探讨伤害发生的原因及减少伤害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家长回答的开放式问卷调查方法 ,调查了成都市市区 11个幼儿园 3~ 6岁儿童 1999年伤害发生的情况 ,伤害判断标准 :到医院或幼儿园医务室诊治 ,家长或老师的紧急处理 ,休息半天以上。同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碰伤所致的皮下血肿及皮下瘀血≥ 1cm× 1cm ,抓伤≥ 3处 ,咬伤应见有牙咬血痕。结果 2 16 5名在园儿童伤害总发生率为 2 9 2 8% ,男女发生率分别为 32 2 9%及 2 5 91% ,伤害平均发生频率为 1 5 8次。仅 5岁~组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 ,其他年龄组男女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伤害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男女前 3位均是跌伤、烧烫伤及碰伤 ,其次为车辆伤及骨头卡喉。伤害主要发生地点为家中及幼儿园内。发生伤害主要危险因素为 :走路、跑步、玩耍时被推、撞 ;重物、硬物砸伤、压伤、碰伤 ;热源及电伤 ;被刀具、棍棒、玩具、器皿划伤、戳伤等。结论 采用综合安全防范措施 ,能够减少学龄前期儿童的伤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