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态氮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王爱业
吉雪莹
陈卫民
张清敏
戴树桂
庄源益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亚硝态氮; 亚硝酸还原酶; 亚硝酸氧化酶;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tz); 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uda Breb);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用室内培养法,将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分别置于5种含不同质量浓度亚硝态氮(NO2--N)(0.5 mg/L、1.0 mg/L、2.0 mg/L、4.0mg/L和8.0 mg/L)的培养液中,培养10 d,测定不同质量浓度NO2--N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5~8.0 mg/L的NO2--N可激活铜绿微囊藻的亚硝酸氧化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进而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四尾栅藻因仅具有亚硝酸还原酶,因此只能利用0.5~2.0 mg/L的NO2--N,其利用能力远没有铜绿微囊藻强。培养8 d后,铜绿微囊藻培养液中NH4+-N和NO2--N的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而NO3--N质量浓度的变化不大;四尾栅藻培养液中NH4+-N、NO2--N和NO3--N质量浓度的变化不大。研究表明,低于8.0 mg/L的NO2--N可促进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高于2.0 mg/L的NO2--N抑制四尾栅藻的生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富营养化发生机理及水华暴发研究进展 [J].
牛晓君 .
四川环境, 2006, (03) :73-76
[2]  
富营养化供水中的藻类控制与去除[J]. 韩小波,陈建.污染防治技术. 2006(03)
[3]  
富营养化供水中的藻类控制与去除[J]. 韩小波,陈建.污染防治技术. 2006 (03)
[4]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和治理对策 [J].
田永杰 ;
唐志坚 ;
李世斌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5) :119-121
[5]   太湖铜绿微囊藻与四尾栅藻的光竞争及模拟优势过程初探 [J].
胡小贞 ;
金相灿 ;
储昭升 ;
马祖友 ;
易文利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3) :538-543
[6]   太湖冬季底泥中活体藻类的检测 [J].
吴生才 ;
陈伟民 ;
高光 .
湖泊科学, 2003, (04) :339-344
[7]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华鱼腥藻 [J].
胡先文 ;
董元彦 ;
张新萍 ;
叶发兵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3) :295-297
[8]   滇池铜绿微囊藻(M.aeruginosa Ktz)的分离培养与总DNA提取的改进 [J].
陆源 ;
文建凡 ;
吕天雯 .
湖泊科学, 2001, (03) :285-288
[9]  
氮、磷、铁、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J]. 连民,刘颖,俞顺章.上海环境科学. 2001(04)
[10]  
氮、磷、铁、锌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J]. 连民,刘颖,俞顺章.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