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断裂构造特征、形成期次及其储层意义

被引:17
作者
孙晓猛 [1 ]
朱德丰 [2 ]
郑常青 [1 ]
单玄龙 [1 ]
程日辉 [1 ]
孙庆春 [1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东缘; 营城组; 断层; 火山岩储层;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7.06.001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松辽盆地东缘中生代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对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详细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较系统刻画了断裂的性质、产状和时空分布规律,将研究区中生代断裂活动划分出海西晚期—印支期、营城期、营城末期和晚白垩世晚期4期。依据营城组火山口的分布规律首次识别出营城期隐伏断裂,该断裂控制了营城组火山岩的形成和分布。在研究区发现了营城期南北向断裂,为与徐家围子地区庆深气田营城组中的南北向断裂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营城期本区处于近东西向伸展断陷和挤压逆冲相互交替的构造应力场中,营城末期受佳木斯—伊通和四平—哈尔滨两条左旋走滑断裂的强烈影响,形成北东—南西向的构造应力场,控制了北东向基性岩脉的侵入和大量北东向、北西向走滑断层的形成。认为研究区与徐家围子地区营城期及营城末期断裂具有明显的可比性,为庆深气田火山岩储层分布规律预测奠定了构造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55 / 10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松辽盆地东缘营城组节理构造特征、分布规律及其储层预测 [J].
孙庆春 ;
孙晓猛 ;
王璞珺 ;
刘万洙 ;
金凤兰 ;
白雪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 (06) :1091-1096
[2]   佳木斯-伊通断裂带大型逆冲构造带的发现及形成时代 [J].
孙晓猛 ;
龙胜祥 ;
张梅生 ;
刘晓燕 ;
郝福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637-643
[3]   松辽盆地火山岩相:相序、相模式与储层物性的定量关系 [J].
王璞珺 ;
吴河勇 ;
庞颜明 ;
门广田 ;
任延广 ;
刘万洙 ;
边伟华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5) :805-812
[4]  
Facies-controlled volcanic reservoirs of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NE China[J]. WANG Pu-jun, HOU Qi-jun, SHU Ping, HUANG Yu-long, GUO Zhen-hua, LI Jin-long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1, Jilin, China Jilin Petroleum Company, Songyuan 131100, Jilin, China Daqing Petroleum Company, Daqing 163712, HeiLongjiang, China.Journal of Geoscien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2005(Z1)
[5]   中国东部燕山期火成岩构造组合与造山—深部过程 [J].
邓晋福 ;
赵国春 ;
赵海玲 ;
罗照华 ;
戴圣潜 ;
李凯明 .
地质论评, 2000, (01) :41-48
[6]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 [J].
黄汲清 ;
任纪舜 ;
姜春发 ;
张之孟 ;
许志琴 .
地质学报, 1977, (02) :117-135
[7]  
郯庐断裂带[M]. 地质出版社 , 王小凤等著, 2000
[8]  
伊通-舒兰地堑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刘茂强等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