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生物化学性状变化

被引:12
作者
李忠佩
焦坤
林心雄
程励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瘠薄红壤; 施肥; 生物化学性状;
D O I
10.13758/j.cnki.tr.2003.04.007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开放实验站布置田间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肥条件下瘠薄红壤的肥力恢复特征,本文报道土壤生物化学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年施有机物料4500~9000kg/hm2时,5年后不同瘠薄红壤的表土有机C含量可提高2.1~7.5g/kg,全N含量提高0.18~0.71g/kg;而单施化肥的处理土壤有机C含量平均仅提高2.0g/kg,全N含量提高0.22g/kg。在施用较高量有机肥的情况下(9000 kg/hm2),5年后表土有机C含量从原来的1.3~3.0g/kg提高到7.0~9.7g/kg,全N含量从原来的0.34 ~ 0.41g/kg提高到0.70 ~ 1.05g/kg,该值已接近一般旱地红壤的含量水平。积累量也因母质、利用方式、施肥量的不同而异。施用有机肥还明显增加大团聚体中有机C的含量和比例,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改善养分有效性和土壤有机质品质有显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4 / 3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东南丘陵山区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 [J].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 .
土壤学报, 1995, (04) :362-369
[2]  
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M].南方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措施研究专题组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关松荫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6,
[4]  
土壤有机质研究法.[M].文启孝等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4,
[5]  
土壤微生物学.[M].陈华癸等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