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柏优树选择及种实表型变异研究

被引:25
作者
郑仁华
黄德龙
李金良
杨宗武
施季森
机构
[1]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
[3] 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
[4] 南京林业大学
关键词
福建柏; 优树; 种实性状; 表型变异; 种质资源库;
D O I
10.13428/j.cnki.fjlk.2004.s1.001
中图分类号
S7914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调查研究福建柏资源基础上,制定了福建柏优树选择方法,于1998年6~11月和1999年7~11月在福建省福建柏自然分布区和栽培区以及湖南省道县福建柏天然林中选择出优树175株,其中从天然林中选出57株,从人工林中选出118株。这些优树总体表现较好,生长量大,平均树高、胸径、材积分别为15 49m、28 6cm和0 51263m3,树干通直圆满,树体健康,无病虫害,平均树龄为35 3a。1999年10~11月,采集到129株优树的球果,测定了各优树的种子千粒重、球果出籽率、球果重、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球果长/球果宽和苞鳞数等8个指标,结果表明各优树在种实性状上差异比较大,差异最大的是球果重,平均单果重2 757g,变幅为1 342~4 748g,变异系数为27 86%;平均千粒重为6 378g,变幅为3 647~11 349g;平均出籽率为2 56%,变幅为1 62%~4 79%;球果大小相差较大,球果近球形但略长些。相关分析表明,优树各种实性状间的相关性大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与球果重量、大小呈密切的正相关,与出籽率、苞鳞数及球果形状关系不大;出籽率与其他种实性状间相关性很小,可能是个独立的性状;单果重与苞鳞数及球果大小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球果形状没有关系。收集选出的175株优树中的162株,在福建省安溪白濑国有林场建成了全国第一个福建柏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10 +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珍稀树种——福建柏 [J].
杨宗武 ;
郑仁华 ;
肖祥希 ;
侯伯鑫 .
林业科技通讯, 1998, (07) :19-20
[2]   珍贵用材树种──福建柏 [J].
高兆蔚 .
福建林业科技, 1994, (02) :62-66
[3]   四川省福建柏林的初步研究 [J].
刘玉成 ;
缪世利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87, (03) :212-219
[4]   我国福建柏天然林地理分布初报 [J].
王永安 ;
刘意珍 ;
刘舜初 ;
杨铁 .
生态学杂志, 1984, (04) :19-23
[5]  
林业应用数理统计[M]. 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 陈华豪,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