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6年珠海地区臭氧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

被引:51
作者
周学思 [1 ]
廖志恒 [1 ]
王萌 [2 ]
陈静林 [3 ]
董娟 [3 ]
赵新锋 [2 ]
范绍佳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珠海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3] 珠海市气象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臭氧特征; 气象影响; 后向轨迹; 潜在源区; 珠海;
D O I
10.13671/j.hjkxxb.2018.0390
中图分类号
X515 [光化学烟雾];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珠海地区两个代表性环境空气质量国控站(吉大站、斗门站)2013—2016年连续4年的逐时臭氧(O3)浓度监测资料和离两个国控站最近的基本气象站(珠海气象站、斗门气象站)同期逐时气象资料,综合应用统计分析、个例剖析、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分析和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方法,研究了珠海地区臭氧浓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干季珠海市O3浓度最高且超标天数最多,高温低湿条件有利于O3的形成;②位于内陆的斗门站O3污染浓度、污染频率明显高于位于沿海的吉大站;③风场对珠海地区O3浓度分布有重要影响,东北风或偏北风风速为3~4 m·s-1时下风向珠海地区O3浓度最高;④10月O3重污染个例剖析表明,区域输送对珠海地区O3污染有重要影响.HYSPLIT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影响珠海地区O3污染的气团来源中受广东中东部气流影响时污染最重,与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PSCF)表明的该污染个例的污染潜在源区主要为广东中东部的东莞、广州增城、河源及以北地区的结论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成都市一次典型空气重污染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 [J].
郭倩 ;
汪嘉杨 ;
周子航 ;
翟庆伟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02) :629-639
[2]   中国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分区 [J].
程麟钧 ;
王帅 ;
宫正宇 ;
杨琦 ;
王业耀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7, (11) :4003-4012
[3]   2016年中国城市臭氧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 [J].
李霄阳 ;
李思杰 ;
刘鹏飞 ;
孔云峰 ;
宋宏权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04) :1263-1274
[4]   广州近地面臭氧浓度特征及气象影响分析 [J].
黄俊 ;
廖碧婷 ;
吴兑 ;
王春林 ;
蓝静 ;
沈子琦 ;
汤静 ;
梁桂雄 .
环境科学学报, 2018, 38 (01) :23-31
[5]   广东省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研究 [J].
沈劲 ;
黄晓波 ;
汪宇 ;
叶斯琪 ;
潘月云 ;
陈多宏 ;
陈焕盛 ;
区宇波 ;
吕小明 ;
王自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7, 37 (12) :4449-4457
[6]   深圳市东北部PM2.5的变化特征及潜在传输来源 [J].
田鹏山 ;
褚艳玲 ;
吴锋 ;
朱珠 ;
倪海燕 ;
张宁宁 .
广东气象, 2017, 39 (03) :65-68+72
[7]   前体物与气象因子对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的影响 [J].
刘建 ;
吴兑 ;
范绍佳 ;
廖志恒 ;
邓涛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7, (03) :813-820
[8]   东亚季风及台风过程与臭氧含量变化的关系分析附视频 [J].
陈莉 ;
高云峰 ;
忽建永 ;
彭思晴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7, (01) :66-72
[9]   杭州市近地面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J].
齐冰 ;
牛彧文 ;
杜荣光 ;
于之锋 ;
应方 ;
徐宏辉 ;
洪盛茂 ;
杨焕强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7, (02) :443-451
[10]   佛山市臭氧浓度时间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 [J].
黄艳玲 ;
陈慧娴 .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7, 9 (01) :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