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被引:5
作者
杨永华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关键词
地域分工; 二元经济; 工业化; 农业现代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把马克思的地域分工理论引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 ,使刘易斯模型隐含着的地域分工概念明确化 ,从而把二元经济模型改造为地理二元经济模型。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现代工业区和农业区并存的区域分工。不同地域工业化模式是由客观条件所制约的结果。中国当前存在着的地区差异的实质是传统农业区域与现代工业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要缩短这种差异 ,不是所有区域都走工业区发展模式 ,而是让传统农业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0+71 +71-14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报酬递增的源泉.[M].(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姚志勇;刘群艺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政治经济学大辞典.[M].张卓元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  
二元经济论.[M].(美)刘易斯(Lewis;W;A.)著;施 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