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增加值贸易隐含的要素流向扭曲程度分析

被引:31
作者
程大中
机构
[1]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和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世界投入-产出表; HOV模型; 贸易的要素含量; 要素流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在双边HOV基本框架下同时引入要素生产率(TFP)与综合贸易成本(CTC)的跨国差异,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多角度评估了在全球价值链(GVCs)分工背景下中国增加值贸易(TiVA)隐含的净要素含量流向扭曲程度。研究发现,资本与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相对于进口,出口隐含的资本流向扭曲程度较高、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则较低;相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中低技能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向扭曲程度较低;相对于跟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台湾等五个最重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隐含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向扭曲程度较轻;受到中低技能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要素流向扭曲影响的行业较少,贸易量较大的行业受到要素流向扭曲的影响较轻。本文初步表明,要素禀赋结构仍是反映一国增加值贸易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受到要素流向扭曲影响的基础。因此,中国要促进增加值贸易(及其产业链基础)转型升级,同时减轻贸易所含要素流向的扭曲程度,应首先着眼于国内(相对于国外)的要素禀赋结构优化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2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中国制造业出口复杂度测度分析 [J].
郭亦玮 ;
郭晶 ;
杨艳 .
管理世界, 2012, (05) :182-183
[2]   中国制造业贸易的要素含量:中间产品贸易对测算的影响 [J].
刘瑶 .
经济评论, 2011, (02) :85-92+112
[3]   中国制造业贸易的要素含量研究 [J].
常黎 ;
胡鞍钢 .
财贸经济, 2011, (01) :86-93+137
[4]   产业出口复杂度的测度及其动态演进机理分析——基于52个经济体1993~2006年金属制品出口的实证研究 [J].
黄先海 ;
陈晓华 ;
刘慧 .
管理世界, 2010, (03) :44-55
[5]   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 [J].
姚洋 ;
张晔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2) :67-82+205
[6]   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 [J].
杜修立 ;
王维国 .
经济研究, 2007, (07) :137-151
[7]   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 [J].
樊纲 ;
关志雄 ;
姚枝仲 .
经济研究, 2006, (08) :70-80
[8]   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 [J].
关志雄 .
国际经济评论, 2002, (04) :5-12
[9]  
THE CONSTRUCTION OF WORLD INPUT–OUTPUT TABLES IN THE WIOD PROJECT[J] . 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Robert Stehrer,Marcel Timmer,Gaaitzen de Vrie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 2013 (1)
[10]  
GRAVITY REDUX: MEASURING INTERNATIONAL TRADE COSTS WITH PANEL DATA[J] . DENNIS NOVY.Economic Inquiry . 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