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肥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稻田氮素浓度变化规律

被引:20
作者
王莹 [1 ,2 ]
彭世彰 [1 ]
焦健 [3 ]
孔伟丽 [1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河海大学农业工程学院
[3] 江苏省昆山市水利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稻田; 氮素; 控制灌溉; 实地养分管理; 运移; 淋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寻找较优的水肥运筹模式以促进农业生产和减少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的面源污染,开展了基于蒸渗仪中水样采集与室内水质化验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水稻全生育期不同水肥模式对稻田氮素浓度变化的影响与不同土壤深度氮素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水肥条件下稻田地表水与土壤溶液中氮素浓度总体呈现施肥后10 d内出现峰值,之后迅速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减少施肥后10 d内稻田排水量或推迟排水时间,是降低其氮素随径流流失的有效途径。控制灌溉减少了稻田氮素对地表水的污染,其土壤溶液中氮素浓度虽略有增加,但由于总渗漏量减少,因此总淋失量仍小于淹水灌溉。受不同水肥因素的影响,地表水和各层土壤溶液中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浓度变化规律存在差异。淹水灌溉条件下施肥水平对氮素浓度影响不显著,而控制灌溉条件下实地施肥氮素浓度低于常规施肥。综合考虑水肥耦合的影响,控制灌溉实地养分管理运筹模式是减少稻田氮素淋失量的较优水肥运筹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