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技术鉴定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和霍乱弧菌O139

被引:11
作者
徐晓静 [1 ]
文思远 [1 ]
陈苏红 [1 ]
马学恩 [2 ]
王华 [1 ]
王升启 [1 ]
机构
[1]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
[2]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多重PCR; 大肠杆菌O157∶H7; 霍乱弧菌O139;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100103 ; 100705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和霍乱弧菌O139的基因芯片,并验证该芯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选择EHEC O157∶H7的产志贺样毒素基因stx1、stx2和β-葡糖醛酸糖苷酶基因(u idA);霍乱弧菌O139的肠毒素A亚单位(ctxA)、毒力协调菌毛A亚单位(tcpA)、糖基转移酶(glycosotransferaseLPSgt)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探针,反向引物用荧光素Cy3标记,探针在3′端氨基修饰。在优化的PCR和杂交反应条件下,分别进行三重PCR扩增,产物混合后与芯片进行杂交,产生特异性荧光信号,进一步筛选探针。随后将筛选出的探针制备芯片用于检测临床样本。结果:PCR产物在相应探针处均产生特异性杂交信号,临床样本检测结果表明,此芯片比常规细菌学检测方法灵敏。结论:所研制的同时定性检测EHEC O157∶H7和霍乱弧菌O139的基因芯片是特异、灵敏而且快速的,为这两种肠道致病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6+130 +130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