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下黑土磷素肥力特征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宋春
韩晓增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黑土; 磷素; 肥力特征;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7.05.022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海伦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内3种土地利用下共5个处理(裸地、草地、无肥耕地、施化肥耕地、施化肥和有机肥耕地)的典型黑土中的磷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20年长期定位试验后,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中草地全磷含量比裸地高17.5%,速效磷含量比裸地高22.9%;无肥耕地土壤全磷含量比裸地高7.9%,速效磷含量比裸地高80.1%。施化肥耕地全磷含量比无肥耕地高17.1%,速效磷含量是无肥耕地的3.3倍;施化肥和有机肥耕地全磷含量比施化肥耕地高46.3%,速效磷含量是施化肥耕地的3.3倍。土壤无机磷分级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中Ca2-P、Ca8-P、Al-P、Fe-P含量差异显著,而O-P、Ca10-P含量无明显变化,其中Ca2-P、Ca8-P、Al-P、Fe-P的含量,草地与裸地相比分别提高了30%、38%、17%、6.2%;无肥耕地与裸地相比提高了110%、75%、7.7%、-25%,与草地相比提高了62%、27%、-7.8%、-29%。施化肥耕地与无肥耕地相比,土壤中Ca2-P、Ca8-P、Al-P、Fe-P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3%、153%、124%、92%;施化肥和有机肥耕地与施化肥耕地相比分别提高了341%、357%、136%、69%。对土壤磷的吸附性能测定结果表明,3种土地利用下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为:无肥耕地>草地>裸地;耕地的3个处理中施化肥和有机肥可明显提高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28 / 9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Impa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Phosphorus Status in Black Soil[J]. HAN Xiao-Zeng1, SONG Chun-Yu1, WANG Shou-Yu1 and C. TANG2 1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icultural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rbin, 150040 (China). 2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 Trobe University, Bundoora, Vic 3086 (Australia).Pedosphere. 2005(03)
[2]   土壤磷素的化学组分及其植物有效性 [J].
向万胜 ;
黄敏 ;
李学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6) :663-670
[3]  
小麦-玉米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磷库的变化 Ⅱ.土壤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动态变化[J]. 刘建玲,张福锁.应用生态学报. 2000(03)
[4]   土壤生物在土壤磷有效化中的作用 [J].
张宝贵 ;
李贵桐 .
土壤学报, 1998, (01) :104-111
[5]   干湿交替过程中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的转化及有效性 [J].
程传敏 ;
曹翠玉 .
土壤学报, 1997, (04) :382-391
[6]   石灰性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对作物磷营养的贡献 [J].
郭智芬 ;
涂书新 ;
李晓华 ;
潘勇 ;
张宜春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1) :27-33
[7]  
磷肥低量施用制度下土壤磷库的发展变化──Ⅰ.土壤总磷库和有机、无机磷库[J]. 宇万太,陈欣,张璐,廉鸿志,殷秀岩,沈善敏.土壤学报. 1996(04)
[8]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的影响 [J].
吕家珑,刘文革,王旭东,李祖荫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3) :51-54
[9]   有机肥对土壤磷素吸附的影响 [J].
赵晓齐 ;
鲁如坤 .
土壤学报, 1991, (01) :7-13
[10]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的研究 [J].
蒋柏藩 ;
顾益初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5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