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下的国际不平等交换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雪婷 [1 ]
孟祥宁 [2 ]
徐茜 [1 ]
机构
[1] 成都大学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
[2] 广西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关键词
国际价值; 国际不平等交换; 隐形财富转移; 因子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不平等交换是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现实表现。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在看似透明开放的国际交换表象下,中心国家利用国际不平等交换剥削非中心国家的本质并未改变。基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视角,以1999~2015年全球180个中心国家与非中心国家为样本,证实了两类国家间单位劳动价值创造率差距较大,国际不平等交换长期存在,非中心国家"隐形财富流失"严重。为从根本上减少国际不平等交换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中国在内的非中心国家应高度重视本国商品品牌建设与国家软实力提升,鼓励本国企业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并适当缩小工资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国际价值、技术进步与贸易利益 [J].
胡方 .
当代经济研究, 2016, (04) :25-30
[2]   贸易不平等交换的多因素诱因模型与实证研究——来自于多国面板的证据 [J].
李真 ;
马艳 .
财贸经济, 2011, (04) :96-103
[3]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的新探讨 [J].
谢富胜 ;
李安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4 (02) :78-86
[4]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创新及其衍生效应分析.[J].马艳;李真;.海派经济学.2009, 05
[5]   国际不平等交换理论的再探索 [J].
李真 ;
马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9, (04) :33-38
[6]   国际贸易利益的“漏损”: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的现代解读 [J].
杨玉华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04) :77-83
[7]   经济全球化利益分配不均及其理论根源探究 [J].
谢皓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7) :26-29
[8]   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不平等交换 [J].
曲建忠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2, (05) :36-39
[9]   试论当代国际贸易中的“平等互利”原则 [J].
高涤陈 ;
孙祥剑 .
学习与思考, 1982, (05) :37-42
[10]  
现代世界体系.[M].(美) 沃勒斯坦 (Wallerstein;I.) ;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