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典型模式

被引:33
作者
郭彩贇 [1 ,2 ]
韩致文 [1 ]
李爱敏 [1 ,2 ,3 ]
钟帅 [1 ,2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菏泽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4] 内蒙古库布齐沙漠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库布齐沙漠; 防沙治沙模式; 现状与展望;
D O I
10.16783/j.cnki.nwnuz.2017.01.019
中图分类号
S288 [沙地、沙漠地];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研究,对库布齐沙漠植物-工程治沙模式、综合固沙林防护模式、复合套种模式、沙产业模式、光伏产业模式、恩格贝模式、川路切割分区治理模式和风水梁模式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模式的技术应用特点.指出在光伏设施干扰下,地表强烈掏蚀和光伏面板间堆积等次生风沙危害问题亟需重视,并基于库布齐沙漠的自然环境分异特征,指出库布齐沙漠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沙漠东部实行无灌溉植物防风固沙模式,在中部种植锁边林并切割治理,西部建设"四位一体"综合固沙模式.讨论了环境友好型化学固沙材料和技术的集成研发与应用方向,展望了立体光伏基地与种植养殖业组合配套的综合模式的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沙障铺设方式对水冲法植柳造林效果的影响 [J].
吕新丰 ;
汪季 ;
张燕 ;
乔荣 ;
徐丽 ;
肖芳 .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34 (04) :184-187
[2]   基于扎根理论的生态示范区品牌定位研究——以内蒙古恩格贝为例 [J].
王光文 ;
王敬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 (05) :30-36
[3]   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为例 [J].
王光文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 (05) :533-537
[4]   “风水梁扶贫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J].
刘明远 ;
乔骊竹 .
经济研究参考, 2012, (64) :72-78
[5]   沙障对流动沙丘植被重建作用的研究 [J].
闫德仁 ;
胡小龙 ;
袁立敏 ;
王双喜 ;
薛博 ;
石慧 ;
陶桂云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 38 (01) :1-4
[6]   几种不同材料类型带状沙障防风阻沙效益对比研究 [J].
贾丽娜 ;
丁国栋 ;
吴斌 ;
张宇清 ;
郭跃 ;
韦立伟 ;
梁文俊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0, (01) :41-44
[7]   低立式格状土工沙障固沙效果研究 [J].
李锦荣 ;
蒙仲举 ;
高永 ;
韩彦隆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1) :81-86
[8]   生态视觉下的沙产业理论与实践思考——以恩格贝为例 [J].
张国良 ;
赵素萍 .
生态经济, 2009, (01) :167-169
[9]   3种沙障防风固沙效益比较的风洞实验研究 [J].
钟卫 ;
刘涌江 ;
杨涛 .
水土保持学报, 2008, 22 (06) :7-12
[10]   鄂尔多斯市林沙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J].
于海涛 ;
刘彩霞 ;
刘源 .
内蒙古林业, 2008, (11)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