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氮状态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104
作者
任书杰
曹明奎
陶波
李克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碳循环; 氮循环; 陆地生态系统; 限制作用;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氮循环密切相关,碳贮量与碳通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氮循环的影响和限制。由于氮循环的复杂性,在以往的大多数碳循环研究中,更多考虑水分、温度和大气CO2浓度等因子的影响,考虑碳氮相互作用的研究较少。氮素可限制植物光合、有机质分解、同化产物的分配以及生态系统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根据目前有关碳氮模型的发展状况可将碳氮耦合循环模型分为三大类:一是静态模型,它的土壤养分水平或者叶氮含量不变,是常数,这类模型适合于在站点或氮素浓度变化不大的区域应用;二是土壤氮限制模型,能够保持稳定的生态系统氮收支,在NPP(Net Primary Productivity,净初级生产力)的模拟中考虑土壤氮有效性的动态变化的影响,使模拟结果更为合理;三是叶氮限制模型,在NPP的模拟中考虑叶片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的影响。这三类模型虽然都考虑了氮对碳循环的限制作用,但在氮碳循环机理方面尚有不少欠缺,所以在研究中可能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以后的研究中,应通过加强碳氮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增进对碳氮过程的深入了解,进而建立综合动态的碳氮耦合模型,以减少目前碳循环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落叶松幼苗光合特性对氮和磷缺乏的响应
    郭盛磊
    阎秀峰
    白冰
    于爽
    不详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5, (04) : 589 - 594
  • [2] 水肥(氮)对小麦生理生态的影响 (Ⅰ)水肥 (氮 )条件对小麦光合蒸腾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李卫民
    周凌云
    [J]. 土壤通报, 2004, (02) : 136 - 142
  • [3] 陆地碳循环研究中的模型方法
    汪业勖
    赵士洞
    [J].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 100 - 106
  • [4] 水稻开花后叶片含氮量与光合作用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
    徐克章
    黑田荣喜
    平野贡
    [J]. 作物学报, 1995, (02) : 171 - 175
  • [5] 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M]. 气象出版社 , 于贵瑞, 2003
  • [6] 土地利用变化和温室气体净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M]. 气象出版社 , 李克让主编, 2002
  • [7] 土壤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黄昌勇主编, 2000
  • [8] Nitrogen Cycl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 . J. N. Galloway,F. J. Dentener,D. G. Capone,E. W. Boyer,R. W. Howarth,S. P. Seitzinger,G. P. Asner,C. C. Cleveland,P. A. Green,E. A. Holland,D. M. Karl,A. F. Michaels,J. H. Porter,A. R. Townsend,C. J. V?osmarty.Biogeochemistry . 2004 (2)
  • [9] A synthesis: The role of nutrients as constraints on carbon balances in boreal and arctic regions[J] . Plant and Soil . 2002 (1)
  • [10] The growth response of plants to elevated CO2 under non-opti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Poorter, H
    Pérez-Soba, M
    [J]. OECOLOGIA, 2001, 129 (01) : 1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