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超高压榴辉岩高温高压下电导率实验研究

被引:15
作者
朱茂旭
谢鸿森
赵志丹
郭捷
白武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高温高压; 榴辉岩; 电导率; 阻抗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3.3 [地壳成分、物理性质、物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为研究大陆中下地壳高导层成因及与物质组成之间的关系 ,用模拟实验的方法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干的和 1mol/LNaCl溶液饱和的榴辉岩的电导率 .结果表明 ,干榴辉岩平行线理方向的电导率比垂直于线理方向的高 ,但两个方向上的活化能相近 .在中下地壳条件下 ,干榴辉岩的电导率比中下地壳高导层电导率值低几个数量级 .常温下1mol/LNaCl溶液饱和的榴辉岩两个方向上的电导率对压力具有不同的依赖性 ;在中下地壳条件下 ,1mol/LNaCl溶液饱和的榴辉岩的电导率可达到一般高导层的电导率值 .无论干的还是饱和的榴辉岩都不能解释大别山 2 0— 50km深处的高导层成因 ,因此 ,在该深度范围内榴辉岩不可能是主要的岩石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高温高压下蛇纹石电导率实验研究 [J].
朱茂旭 ;
谢鸿森 ;
郭捷 ;
张月明 ;
许祖鸣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1) :1198-1202
[2]   东秦岭岩石层的地电模型 [J].
李立 ;
杨辟元 ;
段波 ;
李艳军 ;
金国元 ;
钟清 ;
刘玉华 ;
万明浩 ;
高平 .
地球物理学报, 1998, (02) :189-196
[3]   大别超高压榴辉岩高温高压下地震波速和密度的初步实验研究——对造山带地壳深部组成和莫霍面性质的启示 [J].
高山 ;
金振民 ;
金淑燕 ;
H.Kern ;
许志琴 ;
杨天楠 ;
董树文 .
科学通报, 1997, (08) :862-866
[4]   大别山碰撞造山带基本结构 [J].
董树文 ;
孙先如 ;
张勇 ;
黄德志 ;
王刚 ;
戴世坤 ;
于邦存 .
科学通报, 1993, (06) :542-545
[5]  
地球深部物质科学导论[M]. 科学出版社 , 谢鸿森等著, 1997
[6]  
Continental lower crust .2 Jones A.G. Elsevier .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