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查螺质控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被引:10
作者
黄少玉
张启明
林荣幸
邓卓晖
张贤昌
霍丽婵
王金龙
机构
[1]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查螺; 质量控制; 效果评价; 传播阻断地区;
D O I
10.16250/j.32.1374.2010.04.008
中图分类号
R184 [防疫措施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索建立查螺质量控制(质控)方法 ,提高螺情监测质量。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对影响查螺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查螺方法、时间、人员年龄和血防健康教育等与标记质控螺查获率关系进行比较分析,选择适当的查螺方法、时间、人员和健康教育方式,对其现场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1993-1998年,在3个县(市、区)研究发现,全面细查法、环境抽查法、系统抽样法的质控螺平均查获率分别为90.35%、67.03%、48.33%。1999-2000年现场观察,查获每框全部质控螺的平均时间为3.87min。2000-2003年每年在4个县(市、区)分别由专业人员和村民组成查螺小组进行查螺,各组质控螺的平均查获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最高分别为67.94%和56.97%,但至2h后各组质控螺查获率的提高幅度较小。2002-2004年观察,查螺人员健康教育组各年龄段质控螺平均查出率均比对照组高,且2组均为16~50岁组高于≥51岁组。分析认为查螺质控方法应包括:①设置质控框;②以系统抽样和环境抽查法相结合;③每节(上午或下午)查螺时间约2h,每人每节控制细查25框左右;④查螺员宜选用青壮年;⑤查螺前对人员进行针对性的血防健教;⑥每节查螺时段质控螺查获率达60%左右。2005-2009年在原疫区的10个县(市、区)按质控方法要求进行查螺,调查52213框,质控螺查获率平均为58.99%,达到预期效果。结论本文建立的查螺质控方法在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或非流行区应用简便有效、易于操作、评价客观。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残存钉螺复现特点 [J].
阮廷清 ;
张鸿满 ;
黎学铭 ;
谭裕光 ;
林睿 ;
黄福明 ;
江河 ;
欧阳颐 ;
张陆娟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0, 22 (02) :121+125-121
[2]   2003~2008年福建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J].
李莉莎 ;
张榕燕 ;
程由注 ;
林陈鑫 ;
陈宝建 ;
李燕榕 ;
方彦炎 ;
林开铅 ;
江典伟 ;
林金祥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21 (06) :525-527
[3]   非螺区输入钉螺分布及扩散规律的初步观察 [J].
黄少玉 ;
骆雄才 ;
林荣幸 ;
张启明 ;
李建中 ;
邓卓晖 ;
张贤昌 ;
王金龙 ;
吴景赠 ;
尹冬梅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09, 4 (11) :844-847
[4]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战略重点思考 [J].
林丹丹 ;
吴晓华 ;
姜庆五 ;
林矫矫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9, 21 (01) :1-5
[5]   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血吸虫感染状况的研究 [J].
黄少玉 ;
骆雄才 ;
李建中 ;
邓卓晖 ;
张启明 ;
林荣幸 ;
张贤昌 ;
尹冬梅 ;
吴景赠 ;
黄金龙 .
华南预防医学, 2008, (02) :6-9
[6]   2006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 [J].
郝阳 ;
吴晓华 ;
郑浩 ;
王立英 ;
郭家钢 ;
夏刚 ;
陈朝 ;
周晓农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 2007, (06) :401-404+396
[7]   我国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技术指标的探讨 [J].
张世清 ;
朱荫昌 ;
汪天平 ;
周晓农 ;
吴晓华 ;
姜庆五 ;
王秀芬 ;
林丹丹 ;
王立英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7, (01) :9-11
[8]   查螺人员年龄、接受血防健康教育对查螺质量的影响调查 [J].
黄少玉 ;
骆雄才 ;
张启明 ;
林荣幸 .
华南预防医学, 2006, (02) :54-55
[9]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与监测 [J].
周晓农 ;
姜庆五 ;
孙乐平 ;
汪天平 ;
洪青标 ;
赵根明 ;
闻礼永 ;
尹治成 ;
吴晓华 ;
林丹丹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5, (03) :161-165
[10]   中国血吸虫病传播控制与阻断地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J].
吴晓华 ;
许静 ;
郑江 ;
郭家钢 .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4, (01)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