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探讨

被引:30
作者
周顺华
张先锋
佘才高
杨龙才
机构
[1]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铁隧道设计院
[3] 南京地铁公司
[4]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5] 河南洛阳
[6] 江苏南京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塑流塑地层; 管棚; 注浆; 失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1 [隧道结构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针对南京地铁鼓楼–玄武门区间隧道穿过软流塑地层的特点,采用土工离心机对地表有相对硬壳层和地表无相对硬壳层中隧道开挖之后地层的变形机理进行模拟。模拟发现,地表有相对硬壳层时,隧道以两侧挤压变形为主,地表无相对硬壳层时,隧道以竖向压缩变形为主,为工程措施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根据管棚格栅的支护体系和应力分布的特点,建立了隧道挤土变形的计算公式,提出了管棚间土体形成的“微拱”效应,论证了通过注浆可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变形模量,从而强化“微拱”,并大大减少挤土变形量。以南京地铁试验段的实测为基础,分析了软流塑地层中隧道施工引起的各部分变形情况,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非开挖技术中定向钻进效果与弯曲问题分析 [J].
胡郁乐 ;
乌效鸣 .
地质与勘探, 2003, (02) :85-87
[2]   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技术 [J].
邹翀 .
现代隧道技术, 2003, (01) :26-30
[3]   以HDD代替江底隧道铺设管缆的建议 [J].
刘广志 .
西部探矿工程, 2003, (01) :1-1
[4]   地下工程半经验半理论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围岩-支护系统是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J].
李世煇 ;
吴向阳 ;
尚彦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03) :299-304
[5]   矩形顶管隧道顶进过程的地层损失 [J].
周顺华 ;
廖全燕 ;
刘建国 ;
王炳龙 ;
凌国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03) :342-345
[6]   盾构推进引起地面变形的分析 [J].
徐永福 .
地下工程与隧道, 2000, (01) :21-25+47
[7]  
开挖理论[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周顺华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