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泥岩裂缝主控因素定量分析

被引:21
作者
向立宏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资源学院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泥岩裂缝; 破裂压力梯度; 生长指数; 裂缝带宽度; 济阳坳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8.05.020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泥岩裂缝油气藏在中外含油气盆地中均有发现,并且泥岩裂缝作为一种隐蔽输导体系,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从泥岩裂缝的形成机制出发,定量分析了济阳坳陷泥岩裂缝的主控因素,并采用Eaton法计算了泥岩的破裂压力梯度。运用实际统计资料推算出断层活动性与裂缝带宽度之间的相关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泥岩裂缝的形成机制为构造应力和异常压力的耦合,主控因素为应力和压力,即应压双控;东营凹陷岩层破裂产生泥岩裂缝的平均下限压力系数为1.38;断层活动性越强,越容易产生裂缝,裂缝的展布范围越大;断层的生长指数与裂缝带宽度具有正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37+113 +3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现河庄地区泥岩裂缝主控因素分析与油气成藏 [J].
宁方兴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 (03) :37-39+2
[2]   断陷盆地洼陷带岩性油气藏成藏动力学模式——以济阳坳陷为例 [J].
卓勤功 ;
向立宏 ;
银燕 ;
宁方兴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7-10+14+103
[3]   文留地区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成藏作用 [J].
李伟 ;
冷济高 ;
宋东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3) :31-34+105
[4]   古龙-徐家围子地区营城组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构造裂缝发育区带预测及对比研究 [J].
魏春光 ;
雷茂盛 ;
万天丰 ;
接维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1) :78-84+105
[5]   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及控藏机制 [J].
卓勤功 ;
宁方兴 ;
荣娜 .
地质论评, 2005, (04) :416-422
[6]   辽河断陷盆地泥岩裂缝油气藏研究 [J].
苏晓捷 .
特种油气藏, 2003, (05) :29-31+41
[7]   罗家地区沙三段泥质岩裂缝特征研究 [J].
尹克敏 ;
李勇 ;
慈兴华 ;
陈正华 .
断块油气田, 2002, (05) :24-27+90
[8]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技术及其应用 [J].
李淑恩 ;
张绍辉 ;
岳奎 ;
谭守强 ;
赵郁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1, (06) :38-40+3
[9]   塔里木盆地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及其对油气聚集的意义 [J].
王喜双 ;
宋惠珍 ;
刘洁 .
地震地质, 1999, (03) :268-273
[10]   济阳坳陷的泥质岩类油气藏 [J].
董冬 ;
杨申镳 ;
项希勇 ;
刘洪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 (06) :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