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技术在分凝冰演化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3
作者
周金生 [1 ]
周国庆 [1 ]
张琦 [2 ]
商翔宇 [1 ]
周扬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人工冻土; 图像处理; 分凝冰; 演化规律; 温度梯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45 [冻土与地基];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通过一维开放系统的不同温度梯度人工冻土连续冻结试验,采用动态图像采集和数字分析技术,实现了在冻结过程中获取的分凝冰生长信息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一致性。根据试验中获得的即时图像信息,经过二值化处理后,可以定量的确定分凝冰形成的时间、位置、厚度及发展规律等主要信息。结果表明,图像分析获得的分凝冰厚度与位移计测得的冻胀量基本吻合,分凝冰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初始阶段几乎不产生分凝冰;第二阶段冻结锋面推进速度减缓,分凝冰以不连续薄冰层形式少量出现;第三阶段冻结锋面趋于稳定,分凝冰的产生主要为末透镜体的生长。在连续冻结试验中,温度梯度与末透镜体的形成时间近似成线性关系,温度梯度越大,出现末透镜体的时间越早。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不连续分凝冰发育规律的研究 [J].
李萍 ;
徐学祖 ;
王家澄 ;
陶兆祥 .
兰州大学学报, 2000, (05) :126-133
[2]   利用图像数字化技术分析冻结缘特征 [J].
李萍 ;
徐学祖 ;
蒲毅彬 ;
王家澄 ;
陶兆祥 ;
王玉杰 .
冰川冻土, 1999, (02) :175-180
[3]  
冻土物理学[M]. 科学出版社 , 徐学祖等著, 2001
[4]  
Experimental pressure studies of frost heave mechanisms and the growth fusion behavior. Radd F J,Oertle D H. 2th Int.Conf.on Permafrost . 1973
[5]  
Microstructure of freezing front in freezing soils. TAKEDA K,OKAMURA A. Ground Freezing 97 . 1997
[6]  
A coupled heat and moisture transport model for Arctic soil. Gilpin. G. L,Luthin, J. N. Water Resources .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