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化感潜力水稻化感效应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王海斌 [1 ,2 ]
俞振明 [2 ]
何海斌 [1 ,2 ]
郭徐魁 [2 ]
黄锦文 [2 ]
周阳 [2 ]
徐志斌 [2 ]
林文雄 [1 ,2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化感潜力; 抑草效应; 产量; 伴生杂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4 ; 0901 ;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连续3年5种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田间抑草效应、产量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时间,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田间种植过程中伴生杂草总生物量以非化感水稻"Lemont"最大,化感水稻"PI-1"最小。化感潜力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化感潜力水稻以化感水稻"PI-1"化感抑草潜力最强,非化感水稻"Lemont"最弱。水稻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不除草条件下,不同种植时间均以化感水稻"PI-1"产量最高,非化感水稻"Lemont"产量最低。除草条件下,依然以化感水稻"PI-1"产量最高,化感水稻"IAC47"产量最小。杂草生物量、水稻化感潜力与水稻产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化感潜力水稻产量的大小与田间杂草生物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与化感潜力大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稻化感品种结合使用除草剂及深水层管理对稻田杂草的抑制作用 [J].
李贵 ;
吴竞仑 ;
王一专 ;
刘丽萍 .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25 (06) :1292-1296
[2]   田间旱育条件下不同化感潜力水稻的抑草效应分析 [J].
孙小霞 ;
王海斌 ;
林辉锋 ;
何海斌 ;
陆锦池 ;
曾聪明 ;
熊君 ;
林文雄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5) :842-846
[3]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邓国富 ;
李杨瑞 .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05) :962-968
[4]   水稻化感作用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J].
林文雄 ;
何海斌 ;
熊君 ;
沈荔花 ;
吴敏鸿 ;
林瑞余 ;
何华勤 ;
梁义元 ;
李兆伟 ;
陈婷 .
生态学报, 2006, (08) :2687-2694
[5]   水稻化感作用研究 [J].
王艳平 ;
汤陵华 .
江苏农业学报, 2003, (03) :182-186
[6]  
水稻化感作用.[M].林文雄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7]  
水稻旱育高产栽培原理与技术.[M].林文雄等编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8]   BIOASSAYS FOR ALLELOPATHY - MEASURING TREATMENT RESPONSES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S [J].
WILLIAMSON, GB ;
RICHARDSON, D .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88, 14 (01) :18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