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供给侧改革的背景、理论模型与实施路径

被引:29
作者
冯俏彬 [1 ]
贾康 [2 ,3 ]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
[2]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3]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
关键词
新供给; 结构性改革; 长周期; 要素运动; 新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工业革命以来第五波长周期的下行期,而这正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处世界政治、经济的大纵深背景。从供给侧分析,作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机制是因应需求而由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制度这五大要素形成的不同组合形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综合效率。基于这五大要素及其运动规律考察视角,本文构建出供给侧要素组合及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廓清政府、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各自定位。基于长周期视野与要素运动的理论模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从低效过剩领域释放要素,可具体化为当前正在实施的和推进的"三去一降一补";第二步是深化劳动力、资本、土地与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制度等五大要素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第三步是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发展新经济以优化要素配置,这是衡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